對許多臺灣人而言,想到臺灣,就想到布袋戲。
布袋戲早在以往娛樂選擇不多的時期,是相當受歡迎的。許多四十歲和四十歲以上的人仍保有童年時,聚在一起看現場布袋戲的溫馨回憶。引人入勝的不只是對白和情節,連戲偶師父精湛的操偶技術也一樣。
隨著布袋戲人氣的飆升,布袋戲大師,像是被視為臺灣國寶的黃海岱,也隨之崛起。
然而,一般認為是黃大師的兒子─黃俊雄─將新元素引入布袋戲,並將之現代化,以登上一九七O年代的電視螢幕。黃俊雄最膾炙人口的角色之一是史艷文。在電視上的史艷文比傳統戲偶更有魅力,而他或許至今仍是最知名的布袋戲人物。
黃俊雄為了凸顯布袋戲中武林高手的身分及功力,他讓戲偶們說話時有回音。此外,每當他們出場時,就會用上乾冰和進場樂。黃俊雄使用流行音樂、眩目燈光、特殊音效及華麗戲服,成功地讓布袋戲精采地登上電視螢光幕。事實上,關於史艷文的連續劇大受歡迎,連播了83集,創下了有史以來90點的超高收視率。
改革的精神依然由黃海岱的兩個孫子黃強華與黃文擇延續下去。利用當今最熱門的話題和青少年流行語,這兩兄弟創造出易於獲得時下觀眾認同的情節與人物。其中的故事不再只談正邪對立,反而更貼近現實生活,包含複雜的角色與三角戀。以今日最受歡迎的戲偶人物之ㄧ素還真為例,他是一個為正義而戰的英雄,但也多方運用狡詐計謀,成功地死裡求生。
而今,布袋戲已成為臺灣流行文化的重要一環,因為漫畫、小說甚至電玩都有了布袋戲人物的蹤影。布袋戲迷甚至打扮得像布袋戲人物,舉辦同人誌聚會。
藉由融合傳統與現代,布袋戲不僅逃過被遺忘的命運,還得以觸及更廣大的觀眾群。
(取材自網路及高二英文課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