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薩斜塔Torre di Pisa是意大利優秀的古代文化遺產,
被譽為中世紀七大建築奇跡之一。
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,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,
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。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
土層鬆軟而傾斜,其間幾經停工,歷時近兩百年,於1372年完工,
塔身傾斜向東南。最大傾斜約10%,即5.5度,偏離地基外沿2.3米
頂層突出4.5米 。
比薩斜塔之所以傾斜,是由於它地基下面有好幾層不同的土層,
而在深約 一米 的地方則是地下水層,這個結論是在對地基土層
成份進行觀測後得出的。最新的挖掘,鐘樓是建造在古代的海岸
邊緣,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。
比薩斜塔在幾個世紀以來的傾斜是緩慢的,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層
實際上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平衡。因此人們也沒有對斜塔進行特意
的維修。
自1918年開始,義大利政府每年都對比薩斜塔的傾斜度進行測量。
1980年義大利南方發生地震,斜塔大幅度搖晃,情況十分危險。
近年斜塔傾斜速度加快,每年達0.125釐米,到1990年,斜塔傾斜達
4.8米 ,按此速度,最多到2050年,斜塔將因失去平衡而倒塌。
比薩斜塔拯救工程於1999年10月開始,採用斜向鑽孔方式,
從斜塔北側的地基下緩慢向外抽取土壤,使北側地基高度下降,
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漸向北側移動。2001年6月,傾斜角度
回到安全範圍之內,關閉了十年的比薩斜塔又重新開放,
一個世紀的願望終於實現了。
經專家論證,經過此次維修,300年內比薩斜塔不會倒塌。
(取材自Yahoo知識)